汉字文字学紧迫建设的几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梁开华

引子:我的新作品系列《汉语汉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自中国书店出版社202011月面世以来,尽管新冠疫情始终严重且烦人的反复冲击以及严峻而不见消停的国内外复杂多变百年未遇大变局的持续震荡,影响大范围的推进发行,但在语文界、文字学界以及社科界的被肯定关注不言而喻。有关方面邀我如何如何挂相关“荣誉头衔”,真是“活见鬼”,我是惟一作者,倒成了他们“群科”“作者”的且是“荣誉”的主编,拒绝了,当然以后相应的被排斥“后果”不用说是相当严重的;据悉有人按我书中的内容观点弄了几篇文章,由他们的路道发表居然还获了奖;这就是文化教育领域令人不堪言状的乱象之一,按理,就由这样的书名,应该怎样的被当回事用句成语可比之“不言而喻”吧!却那样的尴尬与困窘更多细节性的沮伤就不赘言了。且还不知到几时像环境污染那样真正地被切实正视以及卓有成效地得到根治。文化文明科学正道的光扬发展也并非没有波折一蹴而就,也够路漫漫苦叽叽的。不是讲文化“自信”吗?我对这本书的“未来”终究不失自信。所以,这些不多言述也罢,言归正传且言简意赅要紧。

一、汉字文字学是科学

是科学就得对应科学的道道,就得有严谨的且经得住推敲的理论体系,因之指导下的实践举措;以及不断丰富与时俱进有助于学习、传播、发展、应用、推广的充实与创新。迄今而论,还有不小的距离。我那书里,开了不少“疗治”的“药方”,请注意:都是以科学的现实的最可显现“医治效用”的“理论化”建树为基础的。比如汉字是“拓扑”的,字“集”是平面化“字”摞“字”的,汉字是讲主义(即本义,不是政治术语)、“术语化”、规模与字频的……古今多少“小学”、“训诂学”的大家──注意:按我的观点,这些“概念”都应废止,即称(汉字)文字学;就像外太空技术称“航天”,不再称“宇航”──不是往往津津乐道于“猎奇”吗?有的以(字辞典)字数越多为荣,有的以字形越怪为乐,有的以同形字无节制叠加为能,其实都是文化人偏路不正或不当自负的坏毛病臭毛病的不够理性不能自醒;以科学角度而论,就是科学理念的缺失或不强。文字学问题的阐释与解决,一旦理论规范,情形立刻不同。比如“米-八十八”,“木子李~十八子李”,都是主观随意文人意识的“产物”;“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不具科学前提的“理论化”。今天与未来的文字学研究,严谨的科学理论建树,就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许多学习与应用的不理想模棱、不统一规范以及多差错歧义,只有科学的缜密的理论实践体系始能更优化汉字文化。比如常见媒体人的手机用词,“子”误成“孑”,“㤘”错成“轴”,影视剧名不当为《雄关漫道》,有的是用不来输入法,即便全拼音;有的是对不上确切字;有的是理解不到位。比如这里的“漫道”,是不要说,不是沿途到处都是。究其“病理”,还是关联语文、文学诸多的科学性学术性不达标。今年的冬奥会出场,仍以国名第一字笔画为序。笔画序列本身就有不少隐患;央视国际频道打“中央电视台”字幕,电视两字的末笔都没有“钩”,这不是一般的小错误……

二、正确理解“大数据”

现在的“大数据”很行时,谁都知晓其重要性了。“数”,谁见过?什么样?但“勾股定理”的外国“发现者”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万物的本源,万物的本原是一;中国最了不起的先哲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还不能不推崇老子,“道”,最厉害的学问了,应不是“万物”能概括得了的吧?到“生了三”,不是“二”、不多到“四”,于是渐之于“什么都有了”。但是,“大数据”是需正确理解的。怎么正确理解,又不能不扯到汉字文字学。“三”是“一+一+一”,还是“一+二”?汉字生发与分拆,要有个准则与前提,“认半边”还是尽量“三块”。为什么流行认半边呢?文化人因承相袭,从众而不思进取,必然会这样;就像行文没有标点还美其名曰“训诂”;越是重要文章,越是“注家”蜂起,何以如此,就表明精准性体悟有问题,科学、学术化的严谨不应如此;读音“声韵双切”竟不变数千年……我的“字块”定义、汉字拆组以“三分”为前提三维是本质、大量实践考察、科学解析之后明确的。比如“二”是部首;信息感知三分可从容,字量占比一半强,信息化对分不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古往今来,正是文化界欠缺的普遍现象。“囊萤映雪”读书,您试试?满月之光也看不清书上一个字!是先有海量数据信息始成“产品”,“无人机”、“机器人”,先数据贮存然后“工作”的。那么“大普及”的手机输出词语,固有弊病由字连词多糟糕!比如最近电视放南通,晚清状元张謇实业建树居功至伟;但“zhangjian”不会出词,分开打有得你“选择”;忘词、错别字,往往不经意之间……网上搜索苦不堪言乃常事,找你想要找的,多数场合“没门”。这都说明良性汉字输入输出早已时不我待。“同声翻译”、说话出字出文章,搞学究文字学新理论干什么?都是肤浅意识。越是将就着,越是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越是脱节于与时俱进及现实与未来更理想发展“鬼打墙”踏步踏。数的概念应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编码对应伊始,源于老外则发人深省;但实用及重要不得不影响观念之适同。如今的“大数据”之重视与应用,中国崛起已很多重要领域领跑,同样发人深省。军事上“几点钟”定方位,舞蹈类操作对应数字化,都是可喜应用。这就是观念转化。只有充分体悟正确理解以及普适化,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缺芯”问题的权重已渐次下沉认知大众化,文化人茫然麻木则不应该……

三、自觉要学苦学恒学学用太重要

文化自信立足于文艺复兴的深刻、实际与前沿。中国提“复兴”之词也早不绝于耳了。感性体悟则多处“低级阶段”。500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个怎样成果卓著的所见所闻,尤其新时代,必须深知于心熟谙于事立基础,影响思考与作为以无形标尺,才会真有长进且持续进步。都知道达·芬奇“蒙娜丽莎”,那仅只是他的一幅画;都知道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他对于俄国标准体系建树的巨大影响则鲜知寥寥;巴尔扎克的近百部“人间喜剧”拿一本出来读读,感受仅是文学的吗?“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修为立足先应拔高初心标尺,越是自醒越是呈正比例曲线上升。光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舍我其谁”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不顶用。一个“大咖”作个什么学术报告,你看那网上群上,几字十几字几十字发帖“互动”源源不已,千奇百怪,你那样的好奇、激动以及存疑,你听进了多少?领悟了多少,实际关联以及有价值发人深省又几何?所谓浮躁、戾气,氛围之负面影响简直是常态。简言之,“导学”就存在科学性问题。就是最近的传承古典知识讲座,爱新觉罗氏字幕出现“爱觉新罗·玄烨”,错得你……还有创意,得以对头的传承立意为基础,不是离经叛道想入非非。比如佛学观音有千手,有其佛理因素积极正面于现实的;你行个“千脚观音”舞蹈,那门子事呢?另外,决不能以刺激小孩好奇心的文化艺术产品成人化非正确普及推广。任何事物机理都具两面性,越是科学化越不能不正视科学化。回到“学”的话题,不尽如人意往往都与怎么学学什么用心学坚持学息息相关。你切忌能巴巴的先自我盲目高定位,否则许多不良倾向一般不至于此。“大咖”同样先自我盲目高定位,摆谱、端架子、自以为是、由不得半点“商榷”、难容丝毫针砭、惟小圈子认同或打压,不乏其人其例应矫正。时代进步了,这些如果加重了,则很成问题。当然也反对唯唯诺诺没性格,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你不会错的,同样不可取。最成问题的,就是“我说了算。你能怎么样”?外国好的不学,“丛林法则”、蛮横,且以此为信条,经旧观念“洗脑”时时会对言行判断起影响甚至根深蒂固不奇怪,且动辄又冒出认知言行与判断,警觉下沉化低龄化则不能不当个事!所以,看起来上述都是现象问题,实质上,浸润文化底蕴文字学根基。比如结绳记事影响汉字造型,又科学化的融凝数理曲线,大到宇宙星际形态小到显微物态结构。比如太空授课提议伊始我可谓第一人,且主张的正是汉字繁简体新理念下的同一为主要讲座式课题。当然这需要过程,但毋庸置疑已形成趋向,迟早定然实施。话题重点还是:绕不开……

四、文字学新建树必然不同于已曾所有的文字变革,急不得,又等不得

举一个关联不起来又可关联的例,正像新冠战疫,等不得吧!但又如何急得?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的领导、习主席把舵,集中力量办大事,外国你哪怕丛林老大,无奈小虫何难比中国的把控与效率。所以,相应文字学新建设正应是进行时,且应加速于快车道。规划性的部署步骤我认为看似无形渐次成形终将蓝图尽显尽展已可期待以进行时。我那书里多少雏形已备。还是个绕不开,这里就不“甲乙丙丁”了。有的进行中的事我感觉还不与我的希冀对应。比如成熟一项明确一项,明确的不完全令人中意,但也就“成气候”了,真的白兴叹。因为有些人的意识,没您就不成事了?偏不按您是老几呀行事。正是我所表达的,硬是要绕开,那怎么办呢?这话很实在,我算老几呢?所以打住。比如就在我渐次行文之时,就有闹不清的强烈“打喷嚏”干扰之声。是赞同还是反对?你说不清。现在很常见不少“说不清”的现象,真烦人!这也是某些家伙们的拿手好戏。弄的出问题了,还是“说不清”!令人愤闷之极……但急不得,又等不得,绝对没说错!因此“逻辑推理”绕不开,还是对的!按绕不开的步子走,快些,弯路少些。这是可“证明”的正确的问题解法,决不是简单的“信不信由你”。正像多方面的新成果已明摆着……

当然要点明的绕不开事项远不仅于此,但足以能说明问题也就可以了。这正是“大数据”的要义。因为这毕竟不是系统条文或律化文本。能被相关认可重视也就可以了。必须时不用操心也会更细致完备。

 

节录于我的有关长文(二)
文字学随笔

梁开华

……

按照我的理解,这两个字最简明的表达就是:

道:存在与存在方式;德:体悟与体悟方式”。

老子对宇宙本原的阐述,按我的体悟:就是

天地万物在‘无穷大’、‘悖论’、‘分形’原理制约下的存在与存在方式”。

那么,这很久很久,再很久很久,又很久很久,……以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且再早,怎么回事呢?按照老子的说法及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宇宙,就是至大(作空间理解),至远(作时间理解)无外。简言之:时间一定有个开始,时间是没有开始的;空间一定有个边界,空间是没有边界的;空间与时间一定程度上关联互表,简言之,距离的流动即显现为时间。所谓138亿年,也同时显现为空间概念。缘起时是没有物质的,但也总“萤火虫”(这已经相当放大了)般忽明忽灭(这样的可观察已经不稀奇了)“有”“物质”的。但因无穷大,就那么如此这般的似动似静的恒久恒久的不知弥漫了多少多少的“时光流逝”……但是,“有”“物质”就难免“碰撞聚合”,这早已被人类在太空环境中证实。大量的最原始的“有”,总应是“氢-氕氘氚”之“气”,这里的,那里的,就像地球上看到的云雾,或聚或散,但那样总有聚之多,“抱成团”,这里的,那里的,如此这般似动似静恒久恒久,对于无穷大,什么样的大小快慢没有呢?一旦大了再大,成形了,(椭)球状了,注意,与之伴随的就是运动,吸引,旋转;运动,吸引,旋转;相互间的碰撞形式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激烈,……从原子角度说,有核,有电子,更小的结构什么质子、中子之类的。以核为标记,也就是进行着所谓“核聚变”。那“氢”算什么玩艺儿,一个原子量。但无数无数、无数无数、无数无数,……的这些小名堂精,对无穷大这无所谓,老这么不安分的撞来撞去,“质变”了,成了“氦”,发光发热,以及看不见的稀奇古怪的“线”或“相”或“声”,折腾到一定程度,成了所谓“恒星”了,这里、那里,……且一定有说法的,也就是遵循“存在方式”的。你说说,这样的这样的这样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多小多小多小多小的一个点,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分之一秒,能解决问题吗?之所以提出有开始,又没有开始,就是你没法去厘清到底经过了怎样的宇宙年龄,终至于一个个星系,一个个星团,“结点”于旋转臂,这里、那里,璀璨瑰丽,分布弥漫于无边无际无边无际的总有的边界“框框”吧?但也实在没法有那样的边界框框。这与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没什么不同。还是在于对“无穷大”体悟到位。“核”的“聚变”到一定程度,引力又那么不可抗拒,你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名堂精,在那宇宙的条件与背景下,不过是小杂耍戏。“黑洞”,“吞食”,喷发,核聚为电子层、电子数渐次变多越来越多,极高温极高压聚成的乃至“重金属”,且物质流般的喷射出来,它们又慢慢聚合为行星、卫星、“流浪汉”、星环什么的。总之吧,一处处的,又“分形”原子核般的各自环绕于恒星、星系、黑洞……星体内部,结合引力作用,则难免“核裂变”大化小,多化少,简明如重金属嬗变,亦充分释放能量电磁什么的,如是火山喷发,岩浆汹涌,板块裂变撞击隆起,总之不消停。以往人们以为洞涯、海底深处没有生物,因为阳光照射不到;现在知道明显错了。就是忽略了核裂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像极了“荷包蛋”,像极了“红烧肉”,像极了“笋林”矗立,像极了“金球”、“铅球”……你不能不也惊叹一旦那这样那样的元素稀奇古怪,“千淘万漉”“天人合一”之作用在各种条件综合适宜下孕育了生命,进化以至产生了人类,人类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确实厉害!核裂变,原子弹成功了;核聚变,氢弹成功了。还搞什么“对撞机”,“捕捉”“暗能量”装置的卫星,还不顾辐射的提炼,居然也能生造出其量可观的原子量大得可以的新元素(的字),以至新字词典新字表暂付阙如没收进去,且有那么一些。据悉宇宙中坍缩的物质,能把大星球弄成小豆豆。不知那“物质”到底有多少电子层多少电子数?由“分形”,还能不这样“物质化”吗?但确难说,都是中子聚一块呢!且您永远别发愁那无数无数无数的物质现象又居然小下去了,小、小、小,小到又是莫明其妙的一个“点”。不会的。对于无穷大,也无所谓再大,“新陈代谢”不但是生命现象规律,天人合一也是物质世界规律,这样的没了,那样的有了,如此而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旦如此这般小不点小不点小不点似动似静恒久恒久撞来撞去自然而然“启动”了头又久而久之,就渐次永远地像现今的宇宙时空……

 

本文发表于《发现》增刊

对汉语汉字的相关思考和自我今后的工作方向

梁开华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现在已退休。虽然专业是高中数学,但对文字学素来很感兴趣。本来,我还在继续教学,为了在文字学方面抓紧做一些理论与实践工作,已主动提出停上数学课,以便更有时间做些研究和相关的事情。本人感到,就汉字而言,其中悠久厚重的知识文化背景自不必说,如今重要的学术方向,是应当向信息化的方面倾斜。本人设计有《字块码》,建有梁码输入法网站,2004年出版了《汉字信息学》,但还鲜为外界了解。本人已提交论文《汉语汉字更广泛交流应用的当务之急》给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提议。有些提议,是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真的重视且关注,最好尽快形成为实施举措的——简而言之,是如今电脑汉字应用、办公自动化以及无纸化已相当普及,但涉于汉字及其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等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汉字检索法从科学与学术角度衡量还相距甚远;字典类的即便拼音音序化表达已早呈主流,但重音之弊端日见严重;汉字更缺少频度类的信息标注;现在所用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Ⅰ、Ⅱ级字库,计算机打不出有些汉字的尴尬时而有之;汉字输入法各行其是;……更进一步说,汉语汉字的国际化热如火如荼,但海峡两岸的汉字表达之统一还不知到猴年马月,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汉语汉字的走向世界,其不利影响可以想见不言而喻,这不是简化字已在国际上法定化所能消除的,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且所幸汉字延绵至今勃勃盎然生命力不减,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却居然数十年文字简、繁体并存,炎黄子孙总得正视羞于面对吧!也就是说,这样的现象不能不解决,必须尽早解决!

上述种种问题本人认为再也不能熟视无睹,虽说作为历史与现实,十分无奈地今天明天、明天后天这样的存在着,但如果有一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了呢?去年以来国、共两党不是有多次接触会谈了吗?这在以往,也很难认为是可能的。正基于海内外及国际上汉语汉字更广泛交流应用之现状,有关问题与现象及其解决已成为应当提诸议事日程的当务之急!目前来说,有些事情是已经可以准备起来和做起来了。我自己就感到有很多事如果做起来,我就得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和协助。兹述一二如下:

我计划搞一个《汉字以及汉字的信息化》系列讲座。《百家讲坛》多为讲历史故事的,我这个讲座,定能做到不但相当知识化,更显得现实且实用,为汉字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变革、整饬以及科学化信息化的规范统一讲出点名堂来。我普通话讲得不好,可请人代讲;

我计划搞一个新型的汉字(词)典,让汉字按字块码编排,查检简便易学,可一步到位,汉字本身标注频度、字库级、档号,就像身份证号码似的,信息方式与电脑、手机输入法相一致;科学性学术性与汉字文化、语文教学相对应。亦欢迎合作者;

中、日、韩“学习共同体”有不少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包括共同的汉字问题。中国能不能搞些相应的分校?比如在上海,只要有关部门扶持,我很想为此筹建出力;

最好有一个汉语汉字走向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的工作班子,聚起海峡两岸以及更广泛国家、地区汉语汉字方面的专家学者,切切实实做些我上述提到相关的工作;把汉字进一步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大事空前地做好它;我愿为之尽绵薄之力;目前很愿与有志者交流共识;

我希望计算机本身就是直接汉化的。也就是汉字计算机。系统程序硬件化,省得开关机太慢,老有病毒作怪。与字库、输入法相关的问题,不应同为基本建设吗?

所有这些,有赖于相关政府部门尽早当个事,甚至是国家高层领导决策、拍板的呵!我很盼望这一天早些到来。但如搞讲座、编字典这样早起步的事,能不能有关方面支持我较快落实,先让我忙乎起来呢?最好再有一个经常互动交流的契机。

本人已向有关方面提交“新世纪汉语汉字信息同一化”的《倡议书》。